英剧为什么更好看?
本文来自周刊君大家族 有意思报告 (ID:youyisi_cn) 一个令人心碎的现实:年轻人不再看美剧了。有数据显示,中国的美剧观众主要集中在35岁左右——从年龄上看,一个孤独的小山峰。但也有人说,美剧份额的蛋糕,是被更为精良的英剧切走的。这是有意思报告美剧系列的第三篇:英剧崛起。 民间流传一个看剧鄙视链:
英剧>美剧>日剧>韩剧>港剧>台剧>内地剧>泰剧
英剧以其短小精悍、制作精良、主题深刻、舍得花钱、演技爆棚的特点居于看剧鄙视链顶端,令其他对手望其项背。
虽然《神探夏洛克》《唐顿庄园》《黑镜》已足够出名,可不得不说,英剧依然是小众的,今天,我来安利英剧。 我只有300分钟时间追完一部剧 对于忙碌的上班族,看剧的时间成本太高了。 国产电视剧动辄30集起步,美剧一季十几二十集,五六七八季下来也是上百集,真心追不动。 英剧则普遍很短,每集大约50分钟,一季6集左右,最多8集,最少甚至有3集的,这放美剧里只能算是迷你剧。 越长大就越能体会短小精悍的妙,我喜欢英剧,因为它剧情紧凑、不拖沓,用最精简的体量塑造最丰富的人物和剧情,信息量极大,富有戏剧张力,展现极强的编剧能力。 往往一两集就能来个大反转,不到最后一秒你永远猜不到结局。 主题深刻,是英剧的硬核 英剧虽短,但评价很高,在豆瓣上,甚至能达到9分以上的高分,与国产剧3分档形成明显反差。 这其中的本质差别在于,英剧用短短几集的时间,表达一个深刻的主题,直视社会之殇,历史之痛,如同英式红茶般,苦涩却有回味。 比如豆瓣评分9.0的《梅尔罗斯》(Patrick Melrose),本尼饰演一个5岁时被亲生父亲性侵,时刻活在父亲阴影下的吸毒贵公子,让人思考原生家庭的痛将笼罩、影响一个人多深、多久? 《真实的人类》(Humans)表面在讨论未来社会里人类与人工智能合成人如何相处,实则深层次讨论当今人与人之间信任缺失、少数族群的权利以及人性的根本问题。 同样是AI人工智能题材,美剧《西部世界》(Westworld)故事线更复杂庞大,而英剧《真实的人类》则更纯粹地深入挖掘现象下隐藏的本质,这也正是英剧的特点。 英国BBC出品的《报社》(Press)(也译作《新闻之争》)与美国HBO出品的《新闻编辑室》(The Newsroom)相比,也不难发现,英剧在主题深度上,确实更胜一筹。 美剧《新闻编辑室》讲述的是一群极富理想主义情怀的新闻人追求新闻理想的故事,堂吉诃德式的迎难而上,很燃,不可否认是一部神剧。 英剧《报社》则讨论了在纸媒衰落背景下,一家报社该如何生存,是坚持新闻理想还是迎合娱乐化潮流,是拥护公众利益(Public Interest) 还是公众兴趣 (Interest of Public)? 《报社》不像《新闻编辑室》那样死磕新闻理想,而更像是一群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反复平衡和斗争的过程,人物刻画更有内在的丰富性与复杂性,不是那种非黑即白的简单对立,他们有坚守也有摇摆,有脆弱也有矛盾,很丧,但更真实。 英剧擅长呈现一种进退两难、左右为难的局面与困境,人物刻画更深刻,也就更像我们真实的生活,美剧则比较理想化。 《报社》里有这样一段对话:
《报社》留给观众更多的思考和反思,也让人看到,现代社会新闻媒体之所以存在的理由。 英剧中没有美剧里那么多的“政治正确”,而更敢于触碰社会痛点和敏感点。 美剧迎合大众,英剧引领潮流 正如国内综艺爱学韩国综艺一样,受人追捧的美剧其实师从英剧,这与英剧美剧的产制模式有关。 开发新剧如同开发新产品,需要大量前期投入,有钱才有能力搞创新,这部分投入被称为“沉没成本”。 美剧由于采取制播分离的商业协作模式,也被称为“赤字财政”模式,需要制作方先行承担约三分之二的制作资金,播出方承担三分之一的费用,但制作方拥有二级销售权。 所以美剧往往是边拍边播,边播边拍,根据市场反馈、收视率和口碑决定剧情走向、拍多少季,哪个角色“被写死”,以此迎合市场。 并且有“试播集”(pilot)的概念,即制作方用来推销给电视台网的小样,有时会作为第一季首集,即S1E00,或开篇简单粗暴的直接称为“pilot”。在正式播出时,试播集的演员可能和正片的都有所出入。 《生活大爆炸》试播集未播出 因此,美剧市场更倾向于选择已经证明市场反馈好的剧集不断续约“长青”,或是直接改编英剧,减少前期投入,比如《无耻之徒》和《绯闻女孩》都改编自英剧。 英版《无耻之徒》 美版《无耻之徒》 说到底,是因为美剧属于市场经济,由观众主导走向,迎合了大众市场,制作方才有钱赚。所以美剧更侧重于娱乐性的内容,充满好莱坞既视感。 英剧则不同,采取制播分离的公共协作模式——“成本附加”模式,即电视台支付所有资金,买断版权,制作人不承担资金风险,倚靠BBC等国企大佬扶持,自然是有钱任性可以为所欲为地精益求精。 英剧这种产制模式消减了市场对电视剧本身的干预,不用担心得罪广告商,也无需为了追求市场份额和收视率而迎合观众,反而可以安心搞创作引领潮流,也能专注挖掘深度、讨论社会问题。 越长大,我就越爱看英剧 小时候看国产剧消遣:《还珠格格》《神雕侠侣》《白蛇传》《铁齿铜牙纪晓岚》…… 长大一点看美剧学学口语:《欲望都市》《绯闻女孩》《金装律师》《傲骨贤妻》《权力的游戏》…… 随着年纪增长,逐渐喜欢上英剧,曾经那些肥皂剧爆米花剧已经不足以吸引我了,甚至美剧中一些过于复杂庞大的故事线,在我看来都有点炫技的意思了。 就像小时候喜欢喝可乐,长大后爱喝茶,看剧的审美也随着年龄和心态发生了转变。 数据来源:易观智库 越长大,我就越不爱看那些爽剧和燃剧,因为现实生活不是傻白甜也没有玛丽苏,更多的只是复杂的人性和残酷的社会现实。 英剧《福斯特医生》(Doctor Foster)也有渣男劈腿、女主吊打小三的戏码,但和我国爽剧《我的前半生》相比,英剧女主是没有玛丽苏光环能够凭借开挂的运气一路披荆斩棘的,她没有唐晶式的闺蜜,也没有霸道总裁爱上我的戏码,而只能在几乎孤立无援的状态下,仅凭一己之力完成复仇。 并且英剧女主也没有过上那种离婚后找到又帅又有钱的新欢的神仙日子,前夫也并没有“恶有恶报”,相反,她一直笼罩在经历背叛和伤害后的巨大痛苦阴影里,渣男依旧渣得欢天喜地,不过这才是真实的普通人生不是吗? 英剧真的不屑于走“无敌碾压流”的白日梦路线,没空煽情也不打鸡血玩儿励志,不塑造什么精神领袖和英雄主义,有的只是赤裸裸的现实和讽刺,将小人物的真实生活搬上荧屏,伸手打醒那些爱白日做梦的观众。 当然,这样也难免会让人觉得阴郁压抑甚至有些冷漠,但傲慢和冷酷恰恰才是英剧,就像伦敦雨夜里撑着黑色长柄伞,身着西装的英国绅士半夜三点喝得烂醉从酒吧爬出来,还要努力保持体面地说一句 “Leave me alone”(别管我)。 在英剧里,我能看到许多和我一样有些软弱、不够幸运、不够完美的同类,经历着复杂和充满缺憾的人生。 但这种丧,可能需要再看几集美剧才能缓过来。 封面设计:娇娇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