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老戏骨伊恩 ·麦克莱恩主演的《福尔摩斯先生》。 柯南·道尔爵士可能万万没想到,直到一个多世纪之后,福尔摩斯依然是全世界最被人想念的文学角色之一,自从黑白电影时期巴兹尔·雷斯伯恩饰演的福尔摩斯系列电影开端,这位侦探曾经被 254次搬上过大小银幕,至少有87位演员扮演过这个角色。而且往常看来,这个纪录还在不时被刷新,今年,我们又迎来了一位有史以来年龄最大的“老福”——由英国老戏骨伊恩 ·麦克莱恩主演的《福尔摩斯先生》。
每个时期都有属于自己的福尔摩斯,在《大侦探福尔摩斯》和《神探夏洛克》敲开新世纪的大门之后,这个上世纪的幽魂借着现代人的皮囊又一次东山再起,不过相比几十年前的影像,这个世纪的福尔摩斯影视剧简直都能够称为“同人作品”,只是披着福尔摩斯这个人名,但在故事设定的背景和人物性格上都中止了大刀阔斧的改编,当然了,每个版本都有自己的一批忠实粉丝。
2009年底,小罗伯特·唐尼主演的电影版《大侦探福尔摩斯》上映,开端了新世纪第一次推翻由杰瑞米·布雷特扼守的福尔摩斯经典形象的尝试,这个版本的老福不再是原著里的文雅绅士,而是多了几分痞子的气息,裘德·洛版的华生也从矮胖矮壮的形象变成了颜值担当(固然发际线依然感人)。加上导演盖·里奇天马行空的夸大作风,固然设定的故事背景和原著分歧,但他简直和“漫威”旗下的蜘蛛侠、钢铁侠这样的超级英雄套路一模一样,耍着最酷炫的功夫,担负着解救世界的重担,迎合着被好莱坞娇惯坏了的观众最温馨的口味。

小罗伯特·唐尼版《大侦探福尔摩斯》
还没等唐尼把这个角色焐热,仅仅过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英剧《神探夏洛克》系列就横空出世了,刚开端它只是两个天才编剧怀着对老福的执念做的一次大胆的穿越改编,谁知道这部短短的“三集片”一问世就掀起了全世界的猖獗追捧,当年的国内粉圈对这部剧的各种细节、镜头剖析和演员、CP的花痴帖比起往常的《琅琊榜》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2016年元旦,为剧迷精心打造的维多利亚特辑也将在全球院线同步上映。哪怕它从一年等一回变成三年等一回,剧迷的热情看起来也丝毫没有衰退的迹象。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不只塑造了一个摩登的“卷福”,也简直“血洗”了全球女性的审美规范,在接下来的几年间他疾速爬升至全球最性感男星Top5——马脸、手美、低音炮和浑身分发的睿智气息成了偶像最新标配,连小鲜肉都要给“行走的荷尔蒙”让位。所以你看,最近被国内媒体热捧的“禁欲系男神”概念也不是空穴来风,至少从五年前“卷福”盛行全球的时分,就能嗅到那么一丝端倪。

盛行全球的“卷福”。
随着 《神探夏洛克》的盛行,同时解放的还有创作者的脑洞,美国CBS电视台不甘心英国版高冷傲娇的卷福持续霸占荧幕,在2012年又想出了一个更惊悚的点子,在同样是穿越性质的《基本演绎法》里把华生变成了女人,由美籍华裔女星刘玉玲出演,到往常已完成三季,在美剧圈中也引发了不小的话题。

《基本演绎法》中,华生由美籍华裔女星刘玉玲饰演。
但似乎不论如何改编,我们在银幕上看到的福尔摩斯一直是一个被神话的符号,以往五花八门的影视剧都在竭尽全力把老福推向至高的神坛,而最近的这部《福尔摩斯先生》却用了103分钟把老福拉回了人世。在这里,你看到的并不是那个大名鼎鼎的神探夏洛克·福尔摩斯,只是一个单独面对孤独和衰老手足无措的叫夏洛克·福尔摩斯的普通老人。

《福尔摩斯先生》剧照
在原著里,老福最后跑到英国乡下成了闲适的养蜂人,享用着退休以后的田园生活,以至还写了一本《养蜂适用手册》。但这些只是在案件里提到的只字片语,历来没有一部衍生作品恢复过这个场景,直到2005年福尔摩斯诞辰120周年的时分,美国作家米歇·科林出版了小说《心灵阴谋》,为老福人生的最后旅程画上了一抹悠长而略带感伤的颜色。
《福尔摩斯先生》就取材于这本小说,由美国导演比尔·康顿执导,故事从三个时空展开,当下的时间是1947年的英国萨西克斯郡,这时分的老福曾经93岁高龄,华生和哥哥麦克罗福特早已逝世,陪伴他的只需蜂巢、女管家和他的小儿子。记忆力衰退的苦恼不时搅扰着他,而他依然对退休前的最后一桩案子耿耿于怀,试图从记忆碎片中寻觅真相。
第二个时间点是老福在回到乡下之前应日本友人梅崎之邀,前往广岛寻觅能中途夭折的岩山椒,但他到了日本以后,才发现梅崎的动机并不单纯,他其实是想经过自己来取得失散多年父亲的音讯。那个发作在数十年前的“最后一案”就成了影片的第三时空,当时福尔摩斯还住在伦敦,接受了凯特·摩特先生的拜托去调查他的太太Ann,试图解开这位美丽的妻子被一架玻璃琴控制心智的谜题。在谜底揭晓之后,Ann却选择了自杀,正是Ann的离世让老福百思不得其解,并最终放弃了侦探生活归隐田园。

《福尔摩斯先生》中,福尔摩斯最终放弃了侦探生活,归隐田园。
这三个时空在影片中以插叙的方式交替呈现,看似支离破碎实则在结尾处交汇贯串,这三条线索并不是为了让观众去破解什么惊天悬案,以往故事中最重要的推理演绎过程也被一笔带过,你无法去严肃地剖析电影硬件上的细枝末节,只能依照它躲藏的情感轨迹来窥视这段由神到人的心灵之旅,由于它从始至终都是一部安静的抒情散文诗。
我们固有印象中的福尔摩斯应该是这样的:他叼着烟斗,头戴猎鹿帽,理性自豪而文雅,一脸精明干练的表情,有着能洞察一切微小细节的敏锐双眼……无论调查过程如何迂回,最后他总能穿针引线找到真相。这种形象以至在“卷福”时期被塑造得愈加极端,一出场,卷福就被直接定义成了高智商反社会型人格,言辞苛刻语速惊人,态度淡漠不近人情。这样的傲慢形象过于强势,致使于在第三季里他画风突变理性过头的时分,还引发了观众的评论反弹。
《福尔摩斯先生》里的他又是怎样的面孔呢?他衰老而愚钝,为了记住他人的名字,还需求在袖口写下提示。引以为傲的大脑也早已不受自己控制,哪怕只是几分钟的简短对话,都会呈现记忆错位,以至稍微激动一下就会膂力不支跌到床下,就似乎死亡随时都可能来临……这一定是福尔摩斯的拥趸们最不愿意看到的场景,由于不论阅历几代人,福尔摩斯都是理性睿智的最高代言人,所以你只能慨叹,时间永远是最公平的。光彩只归于昨日,英雄暮年时能保管作为人的威严已然不易。

《福尔摩斯先生》剧照
但在分开这个世界之前,老福还有一个他处置不了的难题。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处置了Ann夫人的难题,她最后却选择了死亡。其实Ann夫人的案子只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拜托,它以至没有阴谋,也没有凶手,只是两个孤独的人坐在长椅上不到一小时的对谈,躲藏在Ann内心的真实拜托其实是沟通的盼望和心灵寄予,老福固然洞察了一切但凭着一向的明智拒绝了她,这才招致了最终的悲剧,人心的脆弱是当时的老福无法了解的。
柯南·道尔塑造的福尔摩斯当然是天才,他用机警和博学去看待世间万物,用客观和逻辑交错出一道无懈可击的石墙,崇尚理性,以为真相才是处置问题的独一办法,但在这个故事里,Ann的悲剧让他逐步开端思索,这道巩固的墙上能否有用理性无法愈合的裂痕,为了搞分明这一点,他花了终身的时间。
所以他也错过了和华生最后的道别。在这个故事里,暮年的老福对华生一直是有怨言的,他不明白华生为什么要把Ann的故事改写得改头换面,冠以一个美好的结局,不让世人洞察真相,他以至埋怨华生历来都没有真正了解过自己,不时在书中虚拟他的形象。在和日本友人梅崎的对话里,他毫不客气地说:“我历来不戴猎鹿帽,也不抽烟斗只抽雪茄,假如我自己写故事,一定会纠正他那些添油加醋的想象。”
直到顿悟之后,他才发现华生之所以改写了真相,把自己打构成一个永不出错的英雄,就是为了维护自己在世人心中的形象不受非议,让他摆脱阴影无忧地生活下去,这是属于华生式的关爱。明白了这一点,福尔摩斯才发现他曾经以为感情用事、没有理性的那些人,都用自己的方式维护着他,而他却用所谓的明智和矛头不时地刺痛他们。他穷尽终身心力想用理性去处置世间一切难题,独一参不透的却是他在中止理性剖析时最五体投地的感情。
伊恩·麦克莱恩爵士的演绎也让这个福尔摩斯多了几分压服力。在表现年龄跨度的时分只用肢体动作和眼神就演活了这样一个让人揪心的老福。但他也坦言自己对饰演福尔摩斯没什么野心,由于“演过福尔摩斯的人真实太多了”。
在看过那么多理性睿智的福尔摩斯之后,只需这版老年福尔摩斯真正把他的理性摆在人面前。但奇特的是,就是这样一部平淡凝重的电影,给人带来的感情冲击却有增无减,由于没有比看着一个传奇的智者孤独老去更让人忧伤的场景了。这似乎是一场漫长的告别,直到认识了这位年迈的福尔摩斯,观众才会真正地抛开了虚拟人物和理想的界线,笃定福尔摩斯这个虚拟的人物曾经真实存在于世界上某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