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上潮流追英剧(组图)
![]() 英剧《唐顿庄园》 ![]() 英剧《神探夏洛克》 ![]() 英剧《德伯家的苔丝》 ![]() 英剧《空王冠》 在中国,英剧以其精良的质量收获一批拥趸。英剧迷们喜欢其中流显露来的文学气质、哲学意味以及坦率的情感内涵。但是,英剧远远不是只需这些。世界上很难再找出第二个国度,像英国一样,将大批的文学名著搬上荧屏银幕。在看待民族文化方面,英剧历来没有涣散。 从《简爱》到《唐顿庄园》 对中国观众来说,英剧其实并不陌生。上个世纪90年代,在电视机刚刚走进千家万户的时分,人们便经过中央电视台的《国际影院》、《正大剧场》等栏目,看过不少的英国电视电影。这是一种特地为电视播出而定做的电影类型,所谓翻开电视看电影。英国的电视电影大多改编自文学名著,如《简爱》《呼啸山庄》《雾都孤儿》《傲慢与成见》《大卫·科波菲尔》等。当这些电视电影经过译制的渠道与中国观众见面时,很快便收获了一批拥趸。在电影之前,他们便熟习这些英国文学作品。 后来,中央电视台又开设了《世界名著·名片观赏》、《世界影视博览》等栏目,更多的英剧来到中国,如《利斯塔贝尔》《布衣公主》《奥赛罗》《名利场》等。在那个互联网尚未提高至此的年代,喜欢英剧的人们习气于那些电视栏目开端的时间,守在电视机前,在带着些许洋腔的中国话中一窥另一个国度的世态万象。 往常,英剧依然在中国盛行,而且网络技术的展开为其在异国他乡的传播提供了另外一种更为畅通的渠道。网络观众也是与电视观众稍有区别的一个群体,2013年,易观智库曾针对中国视频网站的英剧用户群体中止一项调查,发布《英剧视频市场受众调查研讨专题》。调查发现,英剧网民的年龄集中于21岁-35岁之间的学生群体和高收入白领群体,其中,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群体比例高达97%。不需求经过译制,网络观众便能够在字幕的辅佐下观赏原汁原味的英剧。在他们心中,英剧早已不只仅是那些文学名著改编剧,而是有了新的代表之作,如《唐顿庄园》《神探夏洛克》和《黑镜》等。这三部剧眼下正为盛行,也被视为英剧观看的入门剧。 2010年开端播出的《唐顿庄园》是英国独立电视公司ITV出品的一部时期迷你剧,由英国电视制片公司嘉年华电影公司制造,编剧则是第74届奥斯卡最佳编剧奖得主朱利安·费罗斯。唐顿庄园是1910年代英国国王乔治五世在位时的一个贵族庄园,故事从1912年泰坦尼克号轮船的漂浮开端,讲述格兰瑟姆伯爵一家由于财富继承所引发的种种问题,展示了20世纪初英国等级制度下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交礼仪、理想追求等,其中有绅士和淑女矜持的爱情故事,也有传统贵族骑士肉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彰显。这部剧里描写的是一个传统贵族家庭的变化,背后则是英国一个时期的变化。 播出一年之后,《唐顿庄园》便取得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2010年全球最受好评电视剧”的荣誉,并在国际艾美奖上先后斩获最佳剧集、最佳编剧、最佳导演等多项大奖。在美国播出时,它打败了同一时段公共网和有线网播出的一切剧集,成为美国公共电视台PBS有史以来收视最高的一部电视剧。 这部剧在中国的收视状况同样火爆,问问那些网络观众们,有几个人不知道《唐顿庄园》,又有多少人是由于《唐顿庄园》迷上了英剧。 一个民族的文艺自信 在人们的印象中,比之《唐顿庄园》这样的盛行剧,十年以至更早之前的那些文学改编剧似乎太老了。其实不然,英国的文学改编剧也不时在与时俱进,比如盛行全球的那部《神探夏洛克》,BBC在制造的时分将背景时间从原著中的19世纪改置到当下的21世纪,寓居在伦敦贝克街221号的侦探夏洛克·福尔摩斯的经典道具烟斗也变成了尼古丁戒烟贴,而且手里还多了部黑莓手机,唯有他和医生助手华生所阅历的一系列非比寻常的案件依然惊险刺激。 在将文学名著胜利改编为电视电影这件事上,很难再找出一个比英国做得更好的国度了。从20世纪50年代开端,BBC依据英国和欧洲文学名著改编电视剧并播出,其中从1978年到1985年,BBC将莎士比亚的全部巨作搬上荧幕。几十年来,BBC从未中止过对这些文学名著的改编,如简·奥斯汀的《诺桑觉寺》,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以及托马斯·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等。其中有些文学名著以至被多次改编,如简·奥斯汀的《傲慢与成见》,中国观众最熟习的版本应该是1995年版,但是在那之前,它曾经有过5次改编。2005年,BBC以“重温莎士比亚”的名义,再次将《无事生非》、《驯悍记》、《麦克白》、《仲夏夜之梦》重新改编播映,而且将故事背景改在21世纪。2012年伦敦奥运会前夕,BBC再度出手,改编莎士比亚讲述三代君王生死光彩的《空王冠》,作为文化奥运的重点引荐剧目向世界推行。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贺纯将英剧称为“大不列颠民族的文艺自信”,它的艺术魅力来自其浓郁的文学气质、哲学意味和优秀的制造水准。前两者很大水平上归功于那些被改编的文学名著,它们呈现于一个有着莎士比亚的国度。曾有学者如此评价莎士比亚时期的英国,“这是英国历史上最有学问的时期,文学一方面十分接近学问和哲学,另一方面却又接近人生和行动……”文学的母本为影视剧提供了深沉的底蕴,它们并非是今天中国电视电影圈里动辄提及的抢手IP,却在塑造一个民族的肉体情质方面功不可没。 优秀的制造水准也是辅佐英剧声名远播的一大利器,观众很难拒绝一部在任何一个细节和镜头都追求圆满的电视剧。《唐顿庄园》被誉为“一部考究精密的英国近代社会史”,就连其中女性角色的一个头饰以及餐桌上的一套餐碟,都精致得无可挑剔。《德伯家的苔丝》里,为了展示苔丝人生中不同的遭遇,制造人以一天以及四季中的不同风光予以陪衬。这部电视剧的结局是苔丝为了爱人安琪尔杀死情人亚雷克后逃到一个神庙的巨石阵,那里其实是一个以前中止血腥祭奠的中央,暗喻苔丝最终的命运是成为牺牲品。在中国,前几年由于制造水准优秀而被播放了一遍又一遍的电视剧是《宫嬛传》,最近因质量高被津津乐道的则是《琅琊榜》。比之英剧一以贯之的高质量,中国优秀电视剧呈现的数量和频率似乎都有点低。 |